天马科创投: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创新投资策略与前瞻——访天马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姚晓菲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汹涌浪潮中,天马科创投作为业界翘楚的国际化风险投资机构,凭借其独到的投资策略和敏锐的市场洞察,正引领着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时代。为了深入剖析其全球视野下的战略布局和前瞻思考,《中国经贸》杂志特邀天马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姚晓菲,与她展开一场关于科技创新的深度对话。在这场对话中,姚晓菲将分享她对全球投资策略的独到见解,阐述天马科创投在创业生态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解读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策略。让我们一同聆听她的智慧之声,共同探索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
天马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姚晓菲
《中国经贸》:天马科创投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策略是怎样的?您如何评估一个项目的投资潜力和市场前景?
姚晓菲:天马科创投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硅谷的创投机构,管理着约20亿美元的基金。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秉持着独特的CVC4.0理念。CVC,即企业风险投资,通常指的是大型企业内部的投资部门,但由于企业体量庞大和安全性考量,它们往往倾向于投资较为成熟的项目,从而错过了与早期创新企业合作的机会。天马科创投的策略则不同,我们致力于帮助大型企业发掘早期但具有战略意义及成长性的项目。我们大约70%至80%的投资基金都来自新加入的LP(有限合伙人),这种单一的出资模式确保了我们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例如,我们的出资人包括华硕、宏碁等知名科技公司,以及日本的爱信精机、世嘉飒美等。
我们的投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为出资人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投资机构,更是一个助力企业成长和拓展市场的伙伴。当我们用华硕的基金投资某个企业后,我们会利用自身的人脉网络,帮助企业在全球各地拓展业务。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我们会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国家战略。在中美等科技发达的地区,我们倾向于投资前沿科技项目,如材料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航天科技等。而在东南亚、中东欧洲、俄罗斯、乌克兰和中亚等区域,由于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我们更多地关注农业、金融科技、电商等领域的创新企业,这些领域在这些地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当我们评估投资项目时,不同的阶段确实会看重企业的不同方面。例如,在我们专注于全球中后期项目的两个pre-IPO基金中,每只基金规模大约10亿美金。对于中后期项目,我们更侧重于稳定性,因为这类项目通常在2~3年内上市,且回报预期明确。因此,我们主要考察他们的扩张战略、财务状况、现金流状况以及技术实力等。
然而,对于早期项目,我们的评估标准则有所不同。我们的投资基金更倾向于投资早期项目,而在此阶段,我们首要关注的是团队。理想的团队应该具备创始人之间的长期合作经验,比如2~3年,同时,团队成员在相关行业内应有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资源。如果投资的是医疗器械行业,我们期望团队在该市场中有深厚的根基和相应的经验。此外,创业经验也至关重要,因为缺乏经验的创业团队可能会在初期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弯路。
除了团队之外,市场机遇也是我们评估早期项目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我们关注的市场机会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利用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市场,二是在旧市场中创造新商业模式的机会。以共享单车为例,它并非依赖于高度复杂的技术,而是借助共享经济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成功颠覆了传统的出租车和计程车市场。
在探讨一个初创企业的成功要素时,除了团队和市场潜力外,其商业模式的可扩张性同样至关重要。可扩张性通常与商业模式的本质紧密相连,因为只有当技术或解决方案能够广泛应用并复制时,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有时,尽管一个企业的技术源自顶尖的科研院所,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但如果其应用方向不当或商业模式构建有限,其发展前景仍会受到限制。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企业在未来能够拓展到多大的规模和实现多少增长。
在选择商业模式时,我们应当优先考虑那些具有强大可扩张性和可复制性的模式。常见的商业模式大致可分为B2B(企业对企业)和B2C(企业对消费者)两种。B2B模式主要面向大客户,通过抓住行业的领军者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企业可以确保稳定的收入来源。然而,这种模式的增长性可能不如B2C迅速,因为大型企业市场的拓展速度有限。B2C模式则直接面向消费者,但在中国,获取客户的成本通常较高。因此,许多B2C企业在初创阶段会采取如滴滴出行那样的策略,通过发放优惠券等手段迅速扩张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内B2C企业往往会采取价格战策略,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逐步淘汰竞争对手,最终在市场上取得定价权。一旦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企业便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或推出增值服务来弥补前期的获客成本。
因此,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并评估其可扩张性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和行业特点,结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一种既能够迅速扩张又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
姚晓菲:作为一家国际化的投资机构,我们始终将视野投向全球,致力于搭建一个全球化的创业交流平台。从举办第一届创业世界杯时,我们就怀揣着一个愿景:构建一个全球创业交流的生态桥梁。过去的投资经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然而,仅专注于本土,无疑会限制视野的广度和扩张的潜力。因此,我们发起了创业世界杯,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将全球的创业者、企业和创业生态资源紧密连接起来。
今年的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将于10月在美国盛大开幕,这是我们连续多届从全球各地选拔出的优秀创业团队再次集结的盛事。我们非常期望,这次活动能够成为创业者们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能够激励更多的创业者,并为他们提供打开国际化视角的窗口。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每次决赛中都会邀请硅谷的业界领袖,如领英的创始人、思科前CEO、软银的CEO等,他们将与参赛者们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建议。我们坚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参赛者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赛事安排得非常紧凑而充实。第一天是半决赛,我们将从众多参赛者中挑选出具有潜力的团队进入决赛。第二天,我们会邀请哈佛商学院教授、知名律所和投资机构的专家、500强企业高管等,为参赛团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晚上,我们将举办一个轻松的鸡尾酒会,让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交流,碰撞思想。
到了第三天,就是激动人心的总决赛了。届时,我们将迎来数千名观众,包括硅谷的企业家、投资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参赛者们将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项目,并与这些业界精英建立联系,寻求合作和支持。最终,获胜的团队将获得我们提供的100万美元投资大奖,为他们的创业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中国,我们也积极参与并推动这一活动。我们曾与香港投资推广署合作,并在深圳、西安、成都和香港等地举办了多场赛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将中国的创新力量能够更好地展示给全球,吸引更多的国际关注和支持。
我们坚信能够通过创业世界杯这一平台,为全球的创业者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舞台,吸引全球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关注。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继续与全球的创业者、企业和创业生态共同成长,共同推动创业事业的繁荣发展。
创业世界杯中国赛区选手合影
《中国经贸》:在当前的科技创新浪潮中,天马科创投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您认为哪些技术或应用具有颠覆性的潜力?
姚晓菲:自从五六年前我开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以来,我见证了它从基础阶段逐步发展到如今引领潮流的生成式AI。尤其是近两年,生成式AI如Chat-GPT的崛起,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疑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正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然而,我要强调的是,这并非一种简单的现象级现象,而是技术沉淀与积累的必然结果。
很多人都在问,现在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是否还有机会。我认为,虽然大模型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接参与大模型的研发可能并非易事。这背后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和顶尖的技术团队支持,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就是依托百度强大的资源和技术背景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对于初创公司或个人而言,直接涉足大模型研发可能并非明智之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领域没有创业机会。相反,我认为基于大模型的应用端创业具有更大的潜力。例如,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垂直行业,如奢侈品销售,通过语音识别和销售分析提升客户转化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将先进技术与具体行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更容易实现商业变现。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我还特别关注新材料和量子计算两个领域。新材料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材料学和药学等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量子计算作为未来计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在国内的企业相对较少,但其潜力巨大,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此外,与汽车相关的领域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在高速载物、工厂运行和矿场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领域不仅具有变现能力,而且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因此在应用端也值得我们关注。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智能化元素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也日益增多,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中国经贸》:天马科创投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是怎样的?您如何看待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前景?
姚晓菲:回顾过去8-9年,那时确实是中国早期项目投资的黄金时期。然而,观察近两年的市场趋势,不难发现,机构对早期项目的投资热情相较以往有所降温。这里所说的“早期”并非仅限于天使轮或种子轮,而是包括已经进入A轮的中早期项目。这类项目的投资机会相对减少,主要是由于市场普遍追求更具确定性的投资标的。
在经济周期的影响下,追求确定性项目成为市场的普遍选择,这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我们的基金结构和市场结构也在悄然变化。过去,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高净值人群和企业,但如今,政府资金的注入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然而,政府资金的介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资金分配上,政府更倾向于投资后期确定性较高的项目,而早期和中间阶段的项目相对受到冷落。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战略。我们通过与政府合作组建资金,同时吸引有战略需求的企业资金,以期覆盖除后期项目外的更多领域,特别是那些处于A轮阶段、具有高增长性和高技术含量的企业。
《中国经贸》:天马科创投在支持被投企业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举措?您如何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和国际化发展?
姚晓菲:我们老板一直强调,我们的角色不仅仅是投资者,更是战略伙伴,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全球化拓展。此前,我们采用CVC4.0策略,投资了一家美国的人工智能企业——Osaro,该公司专注于研发机械手臂等普遍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Osaro之后,我们并未止步于资金的支持,而是进一步协助他们在日本的大型展会上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这场展示中,Osaro的机械手臂精确地抓取寿司和鸡块,并整齐地放入寿司盒中,其精确度和视觉识别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寿司的特殊性,对机械手臂的精细操作要求极高,而Osaro成功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实力。这场展示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报道。凭借我们的支持和Osaro的卓越表现,他们迅速获得了大量来自日本的订单。如今,日本已成为Osaro的第二大市场。
我们的投资策略并不仅仅关注财务回报,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全球网络和资源,为被投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链接。这包括利用我们的创业世界杯平台,以及我们在日本、东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出资人网络,为Osaro等企业提供战略性的连接,帮助他们拓展全球市场。因此,我们不仅仅是投资者,更是企业全球化扩张的战略合作伙伴,致力于通过我们的资源和网络,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
《中国经贸》: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风险投资机构,天马科创投在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建议?
姚晓菲: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全球化的大规模运营,并成功地为被投企业找到相应的扩张资源,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的团队文化极具包容性,愿景远大。全球范围内拥有100多名雇员,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团队。我们的合伙人背景各异,如CEO就拥有多元文化背景,他曾在孟加拉生活,后来到日本攻读博士,并最终在美国发展事业。这样的经历使他具备了在亚洲、日本和美国之间架起桥梁的独特能力。此外,我们的合伙人团队还包括孟加拉的经济顾问、美国的资深投资人、日本和韩国的CEO,以及来自欧洲、白俄罗斯和中国的专业人士。这种国际化的团队构成和本地化运营策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商业环境。
其次,我们的战略定位明确,专注于将背后的大型企业出资人与前端被投企业紧密连接。我们的出资人网络遍布全球14个国家,虽然其中60%至70%来自日本的500强企业,但我们也在东南亚、欧洲和韩国等地拥有跨国企业的出资人。这种广泛的资源网络使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扩展机会。
再者,我们积极搭建和扩展全球合作伙伴网络,由来自世界7个不同国家办事处的1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当地的大企业、政府、的生态合作伙伴、商会以及初创企业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态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帮助企业轻松进入任何目标市场,并与当地资源建立紧密联系。
正是这些独特的优势和策略,使我们成为一家包容性强、国际化程度高、资源网络广泛的投资机构。我们致力于通过自身的战略定位、全球合作伙伴网络和本地化运营策略,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扩展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