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俄经贸关系:机遇领航,挑战同行——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徐坡岭
徐坡岭,经济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世界经济(俄罗斯经济)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内政室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理论和国别经济研究,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和俄罗斯经济。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下,中俄经贸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徐坡岭博士对于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关注着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动态,分析着双方在国际大背景下的合作机遇与挑战,探讨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在当前全球经济转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徐坡岭主任的研究将为我们理解中俄经贸关系、中国企业如何把握俄罗斯市场机遇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通过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俄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在俄罗斯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经贸》:在您看来,中俄经贸关系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徐坡岭:从俄罗斯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其当前采取的战略来看,它正在从东向南重新布局对外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中俄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机遇,实际上源于俄罗斯因制裁和封锁而进行的战略转向。之前,尽管中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中俄之间的经贸关系主要基于互补性,即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而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中国的制成品。长期以来,中俄经贸关系中能源合作占主导地位,这反映了中俄经贸合作的政治性和战略性。因为,稳定、良好的能源合作对中国而言是能源安全,对俄罗斯而言是财政和金融安全。
然而,要看到,2021年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投资品进口的主要合作伙伴是欧洲。在被欧洲和美国制裁后,俄罗斯与欧洲的贸易量显著下降。据数据,2019年俄罗斯对欧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41.3%以上,但到了去年,这一比例下降了23%。与此同时,中俄贸易额在近年来持续上升。在疫情爆发前,这一比例大致保持在14%至15%的水平,但随后显著上升,接近20%。到了2023年,尤其是俄罗斯面临制裁的背景下,中国在其对外贸易中的份额进一步增加,达到了33.9%。这反映出俄罗斯在失去欧洲能源市场后,其能源出口市场转向中国,为中国从俄罗斯采购到价格合适的能源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在俄罗斯被美欧制裁和出口管制的情况下,俄罗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制成品短缺,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在内的工业制成品不得不从中国市场采购。这使得2023年中国对俄出口占到当年俄罗斯进口总额的将近39%。
具体来说,在能源方面,中国从2021年之前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在8000万吨上下,2023年达到了1.07亿吨,进口量比2022年增长了24%。同时进口价格比上年有所下降,价值总额仅增长了4%。在制成商品方面,中国对俄出口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去年,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占其新车进口的98%,新车的中国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此外,在建筑机械、矿山设备、电力设备等领域,中国产品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趋势在2024年第一季度仍在加速。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增长点。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特别是在汽车和重型机械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种趋势预计在未来还将继续。
《中国经贸》: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经贸合作协议。您认为这些协议将如何推动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
徐坡岭:在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双方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旨在加强贸易投资合作。这些共识不仅是对已有成果的鼓励,也是对未来合作潜力的认可。政府层面的认可为贸易投资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司法合作等方面,将推动双方合作的深入发展。尽管在协议和声明中还有一些细节尚未达成,但总体上,中俄经贸合作将继续加速。中国将继续向俄罗斯开放能源市场,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进口。此外,双方还将在旅游、农产品贸易与投资、制造业与创新、数字化合作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在投资方面,中俄双方正致力于升级双边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以解决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投资面临一些挑战,如执法环境的不完善等。然而,通过加强司法合作和推动立法完善,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当然,这些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沟通、协商和合作来解决。为了推动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双方应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包括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保护机制、加强司法合作等。此外,双方还应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经贸》: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在支付结算方面,对俄制裁和金融制裁导致的问题更加复杂。除了没收和冻结外汇资产外,更重要的是切断了与俄罗斯之间的金融联系。禁止使用美元和切断资源支付系统,使得与其他国家与俄罗斯做生意变得困难重重。尽管中俄两国通过协商,提高了本地结算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但支付和结算困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本币结算外,银行间的结算清算系统仍然受到SWIFT制裁的威胁。目前,中俄之间的支付结算面临多重挑战。大型国有银行在合规方面非常严格,对于涉及俄罗斯的交易尤为谨慎。一些小型银行虽然愿意接受此类业务,但处理能力和规模有限。另外,中国银联国际支付结算系统(CIPS)与俄罗斯银行之间的合作虽然有所进展,但需求量巨大,导致开户和结算的排队时间较长,费用也相对较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企业不得不寻找其他解决方案。对于小额或偶发性的交易,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第三方代理公司进行代收,但这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于长期和持续的业务,如汽车出口和石油天然气交易,企业则更加依赖于与俄罗斯建立稳定的支付结算机制。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中俄双方的企业、银行和政府之间合作探索。另外,展望未来,随着俄罗斯新上任的经济领导人强调产业政策和经济主权建设,以及可能加强的国产化和自我保护贸易措施,中俄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可能会面临新的障碍。然而,在当前阶段,俄罗斯仍然非常需要中国的支持和合作。因此,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和协调,以克服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贸》:如何评价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贸合作?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两国元首的共识,您如何看待中俄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中国经贸》:您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是什么?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全球经济的转型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格局的变化和阵营的分化成为了一种趋势。美元霸权依然主导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但其地位也面临着挑战。要取代美元,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这包括贸易结算、储备货币、计价和人民币资产的国际投资工具等方面。然而,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还相对较弱,尤其是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这使得人民币资产在短期内难以与其他主要货币竞争。要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并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把握俄罗斯市场的机遇并规避潜在风险?考虑到俄罗斯市场的特殊性和中俄经贸关系的特殊性,您认为中国企业在进入俄罗斯市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您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适应俄罗斯市场环境?
当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时,情况与非洲截然不同。俄罗斯是一个经历过发达工业化成熟模式的国家,其消费者有着独特的消费习惯、技术标准、环保要求以及系统配套需求。随着欧美企业因各种原因退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市场出现了巨大的需求缺口。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以填补市场空白并建立新的标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表现非常积极,不仅涉及传统机械制造领域如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和电力设备,还涵盖了新能源、芯片智能控制等新兴产业。此外,中国的平板电脑、手机、芯片和电子元器件等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这些产品的进入不仅满足了俄罗斯市场的需求,还带来了中国技术和标准的输出。随着制造业的复兴,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从整车制造到运输车辆,从钢铁冶金到精细加工,从药品医疗器械到陶瓷玩具,中国产品正逐渐渗透到俄罗斯市场的各个角落。这种全面的参与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为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