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杂志社主管、主办

中国数字经济网

www.zgszjj.cn

【数智百人010期】数字经济进入深水区,云计算还有很多可能——访青云科技总裁林源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云计算技术正在开启全新的可能性,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青云科技作为国内主流云厂商之一,以其卓越的技术和持续的创新力,站在了这个变革的前沿。它不仅仅是一个云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在面对市场竞争、合作伙伴关系、自主研发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等多个维度上,青云科技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战略。接下来,《中国经贸》将对话青云科技总裁林源,深入探讨如何在这个数字化的浪潮中,助力中国走向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

 

青云科技总裁 林源

 

《中国经贸》:作为国内主流云厂商之一,青云科技如何助力“数智中国”的建设?

 

林源:在数字经济与数智产业的大发展中,云计算已经越来越被认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力,是推进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技术力量。

 

如今,中国是全球云计算增长最快的市场。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全球市场占比达14.6%,年均增速超过30%。青云科技作为在2012年即投身云计算自研的本土厂商,可以说是和中国云计算市场一起成长起来的。

 

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的兴起,特别是今年AI带来的新变化,青云从成立之日起就提出的“云之基石,自由计算”,在今天的数字时代下,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得益于核心技术自研,青云实现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统一架构,可以说是混合云领域的先行者,也在云原生领域通过开源生态共建等形式找到了云原生的落地路径,支撑着百行千业的数字化转型,甚至和一些行业标杆客户共同探索新场景,见证了企业从“上不上云”逐步演变到“如何用好云”。虽然青云本身是服务企业级市场的,但是也看到了很多客户使用青云技术支持自身业务云上创新,为大众带来数字化的便捷。

 

比如在金融行业,某六大之一的银行通过业务侧IT能力与青云公有云的结合进行普惠金融的新尝试,帮助了很多自身数字化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提升了服务能力。再如教育行业,中国农业大学与青云在校园混合云上的持续创新,不仅在行业内屡次获得荣誉,更是让师生的教学、管理与日常生活都更加便利。还有很多青云服务医疗政务云的例子,技术上打破信息孤岛,让分级诊疗等都逐渐落到实处,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中国经贸》:青云科技的核心技术和优势是什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青云科技如何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创新?

 

林源:前面提到了青云的发展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演进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在初期的公有云蓬勃发展时期,青云主要是服务于大量的互联网创新企业,有一些最初服务的企业现在已经从青云的客户发展成“客户+紧密的合作伙伴”,像完整的IaaS能力、秒级响应、秒级计费等都是彼时的青云区别于其他云计算厂商的特色。青云同时也敏锐捕捉到了市场的变化,积极开拓私有云领域,也和勇于创新的传统企业深入交流,于是在2014年不仅将私有云带入银行业,更是将公有云引入省级高速公路业务。

 

由此,青云跟上了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在支持企业云原生架构创新、信创落地等方向上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门槛,并建设了深度合作的上下游生态,成为了懂技术、懂行业的“云”。

 

坚持技术不断迭代,重视客户联合创新,也让青云在AI迎来新突破之际,能够以成熟的AI算力产品与服务,参与到智算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中去,统一调度和管理多元异构算力资源,快速展开生态合作,为大模型的训练、部署、推理等提供算力支持。

 

《中国经贸》:青云科技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以及如何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林源:“合作伙伴”这个概念对青云来说,不仅有其他技术领域的服务商,也有服务的行业头部客户,还有在开源领域的个人贡献者。

 

可能不同领域的技术服务商的合作,更是大家普遍在说的合作伙伴。青云通过云市场,联合了基础软件、安全应用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商,目标就是合作共赢打造一站式企业应用及产品服务平台,大幅降低数字化成本。在私有云领域,不仅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服务商合作,其实也还依靠我们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渠道商,将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转化为更符合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也将相关能力扩展到更广泛的地区与行业。而到了信创领域,青云正式通过“繁星”生态联盟与上下游服务商形成了更紧密的连接。

 

开源贡献者更多是青云在云原生方面的合作伙伴。青云除了不久前通过可插拔的云原生操作系统KubeSphere LuBan建立了插件市场,正吸引着云原生领域的服务厂商、开源厂商入驻以外,更是一直与大量云原生爱好者共建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KubeSphere开源社区。

 

比较特别的应该是与服务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因为青云是中立的云厂商,和服务客户的业务并没有重合,反而让客户更放心地开放业务场景,共同探讨如何让云计算在业务中发挥出最优的作用。像是在金融行业、交通行业、医疗行业、制造行业等,青云都有和头部客户联合创新,最终形成行业内标杆解决方案,或是从功能上优化产品与服务的例子。可以说,这是真正从行业需求出发的创新,也是真正能够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

 

《中国经贸》:在坚持自主研发、打造真正的中国云这个过程中,青云科技面临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林源:自主研发是青云科技成立之初就确定的道路。困难一定不是来源于技术,因为自主研发也是青云团队的信念与坚持。

 

开始的压力可能更多的是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一些开源的架构,不用投入很大的研发精力,通过功能改造等也能用,为什么要从头做架构呢?”、“自主研发的架构,有经过业务环境的验证么?安全性和稳定性好不好呢?”。有幸的是,青云正好和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基本同步,初期就有很多愿意相信青云、愿意使用青云的客户,同时他们也愿意帮助青云成长,当然也有很多企业级市场的投资人愿意给青云成长的时间。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青云也证明了这份坚持是正确的,也是有意义的。2021年在科创板的上市,对青云来说,就是对这份坚持的肯定。青云未来也不会改变这份坚持,会更开放地展开合作,更注重成本与效益,争取在数字经济大发展中贡献更大的价值。

   

《中国经贸》:您对于公司未来在 AI 领域的发展有何展望和规划?

 

林源:在数字中国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AIGC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可以说两者的同频共振,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对于深耕云计算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青云而言,必须关注算力与企业应用的变化。在过去,算力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移动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的应用,以传统应用和云原生应用为主。企业应用的核心是以CPU为主,并且大多是延迟敏感的。新型业务形态将与过去截然不同,以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为主导,新的业务形态将以GPU为主,涉及训练与推理,既有成本敏感型,又有延迟敏感型,未来的算力需求不仅需要支持传统应用和云原生应用,还需要支持快速增长的AI应用。青云也由此将AI算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商业策略,All in AI。

 

就像前面说到的与客户联合创新带来的产品与服务提升,青云也早在三年前与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在其数字化转型中探索了多元异构算力的统一调度与管理,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超算云服务模式。在为山东数字政府提供云计算服务中,双方在资源调度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将前政务云的云计算资源池,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的集群之间实现了算力资源的弹性扩展。具有前瞻性的成功经验,也让青云在AI算力领域有了信心与保障。

 

面向未来发展,青云聚焦自身能力,通过开放生态,联合AI的硬件软件供应商、算法模型服务商、各地不同规模的算力服务商以及行业应用服务商等,深度融合算力、算法、行业数据以及场景应用能力,让AI真正能释放出业务价值。

 

《中国经贸》:作为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青云科技在资本市场上有何规划和展望? 

 

林源:青云科技一定是会坚持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青云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好的事情。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才能让青云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机会,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同时,青云也将继续通过与不同领域的领先企业加强合作,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创造更多商业机会,这也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长期价值和确定性。另一方面,青云已经在注重运营效率、控制成本和风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后也会继续坚持这一策略,创造更加稳健的长期投资价值。

 

时间:2024-01-1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