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赋予城市更多温度 ——“漫谈数字化转型”专题活动侧记
“漫谈数字化转型”系列专题活动第2场,在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举办。活动围绕城市大脑的定位和赋能作用,如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漫谈过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城市大脑体验中心,近距离体验了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与装置、量子点光谱仪、脑库、“闪绘”交通事故绘图平台及智能共享灯杆等首都智慧城市最新成果。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关键任务。
“城市大脑是城市的智能管理中枢,也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技支撑。智慧城市发展了这么多年,规划建设了手脚、眼睛、鼻子、耳朵,但是没有形成头部效应,‘城市大脑’可以说是系统性、灵魂性的突破。”在“数字经济新时代——漫谈数字化转型”系列专题活动上,北京中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访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融入更多的社会主体,需要协同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复杂的治理关系,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与精髓,城市大脑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和赋能作用。
提升群众满意度
纵观城市大脑,其主要功能是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要素,通过识别和逻辑判断,为城市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管理等构建后台系统,推动城市数字化管理。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近500个城市宣布建设城市大脑。
北京市海淀区是最早开展建设的地区之一。2018年2月9日,海淀区与百度签署《建设海淀区“城市大脑”合作备忘录》,正式步入建设快车道。2020年5月8日,北京市政府专题会决定推动发展城市大脑,并决定以海淀城市大脑项目内核为基础向全市推广。经过近5年的建设,现如今的海淀城市大脑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目标,搭建起“1+1+2+N” (一张感知网、一个智能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AI计算处理中心、N个应用场景)的基本框架,建成了5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成功跻身全国城市大脑建设发展第一梯队。
严寒冬月,当我们来到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体验中心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滚动播放着全区的各项管理数据。在这个面积1800平方米的展厅里,涵盖着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城市交通、“城市大脑”共性平台等多个方面的全部数据,为政府提能增效、人民便捷生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以交通领域为例,以往交警处置事故,从现场勘查、测量到绘图、照相,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如果是复杂不规则路口,耗费时间还会更长。为此,海淀交通支队打造了‘闪绘’交通事故绘图平台。通过实地距离测量,基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我们绘制了海淀区1283处交叉路口的基础底图,建立电子底图库,其中包含了20余项与事故有关的基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专业绘图平台。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只需在系统中选中发生事故的路口,从元素库中找出相应的图标进行标注即可完成绘图,不仅减少了人工测绘和手工绘制路口基础数据的步骤,而且还能及时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大大缩短了人工处置事故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交警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出行。”工作人员讲解道。
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通过铺设感知设备、建立数字化台账,海淀城市大脑已将161座密闭式清洁站(市管楼)、243辆厨余垃圾车纳入监管;投放身份识别卡8.5万张,实现对垃圾产生单位的主体识别。据介绍,目前海淀区日均收运处理垃圾稳定在430吨左右,是《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时的7.45倍,分出率稳定在16%以上。
“未来,我们将打造‘您未知,我已动’的智慧化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综合化服务和智慧化决策指引,如车辆智能调度、餐饮产量异常管理等。”从实践角度出发,北京市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巩振文认为,城市大脑能够精准展现智慧城市的精髓和核心要义,赋予城市生命力。“以前说智慧城市,大家会认为是物的层面,有了‘大脑’之后,城市就‘活’了起来,像人一样能感知,会思考。”巩振文表示,下一阶段,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居民是城市真正的主人,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城市的积极变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目前我们正在策划一款APP或公众号,以此建立政府与市民的沟通互动渠道,便于政府资源和相关服务能够更加精准快速触达,这也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脑库是核心灵魂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大脑”)研发的脑库2.0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在体验中心,我们看到了这款被称之为“城市大脑灵魂”的智能产品——通体黑色,外表平平,大小近似登机箱——如果不特意介绍,很难想到这其中蕴藏着不容小觑的能量。
“在城市大脑建设过程中,会面临建设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系统集成难等问题,为此,我们开发了这款软硬件一体化的人工智能设备——脑库。脑库是业务化的城市大脑产品,而非技术平台,其涵盖的评测模型、算法模型、数据模型、图层模型和大量业务模型,都能够实际应用。换言之,脑库不是初始化的,而是经过训练的。当遇到上述问题时,脑库能够实现开箱即用,与城市原有智慧系统无缝对接,无需重建,即刻赋能,让城市治理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温度。”据工作人员介绍,脑库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自演进的特征,包含9类88种AI算法,1000余个城市评价指标,350多个数据模型,100多个落地应用场景,能够结合城市各项应用需求,处理6大类城市数据、识别近100项城市事件。
“脑库懂知识、懂业务、懂城市,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助力城市自身知识、城市规则知识、城市经验知识的构建,实现对城市时空的全方位感知、推理研判(知识检索、逻辑分析等)及赋能应用。”围绕脑库的技术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姚建明表示,目前很多类似的智能化产品,由于多方因素和技术的限制,在真正的智能(智慧)实现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一般来讲,智能(智慧)实现的前提是预测,预测实现的前提是数据,数据的前提是万物(包括人)互联。因此,我们要在数字技术以及关联的硬件、软件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推出组合方案以解决不同的智能(智慧)问题,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智能化产品的智能(智慧)水平。”
数据安全不容忽视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核心资产,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长至6.6ZB,全球占比9.9%,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占GDP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巨大的数据市场,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研究报告表明,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数量已超过此前15年的总和,数据泄露事件平均成本逐年增长,目前已创下435万美元的历史新高。
“数据是城市大脑的核心,无论是城市运行还是公共服务,其实都是通过数据来呈现的。城市大脑建设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过程,在城市越来越智能的同时,数据也会越来越丰富,触及到的敏感信息也会越来越多,数据安全成为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对此,姚建明认为,当前城市大脑建设还有很多难点和挑战,逻辑上的、认知上的、技术上的,以及数据处理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创新。“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产业领域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再到政府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政府等等,可以说,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无处不在。”在他看来,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打造智慧城市需要进一步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紧密结合,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发展的均衡和持续,均衡和持续的关键是把社会资源充分用到该用的地方,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价值。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充分考虑资源均衡布局与配置,充分考虑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现代新兴产业相协同,充分考虑上下游资源充分协同,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支撑产业链全要素,充分考虑长远与近期、局部与整体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用数字技术进行产业体系全要素赋能,打造智慧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必然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问题。因此,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的打造,需要充分体现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姚建明认为,近年来,我国把数字经济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十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沿着这个思路,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成果也会越来越好,最终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目标。